在教育这片广阔的田野上,辅导员如同辛勤的园丁,默默耕耘,为学生们的成长倾尽心力。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王翼凡老师便是这样一位以爱为笔、以责为墨,书写学生成长华章的引路人。
在过去的两年里,她用行动诠释着“以生为本、成长至上”的教育理念,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学生的青春保驾护航,成为学生心中可亲可敬的良师益友。
一、筑牢思想根基:点亮信仰灯塔都好,引领青春航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王翼凡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的核心要务。她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实效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赓续红色基因”主题演讲比赛上,学生们慷慨陈词,讲述着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座里,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生拨开思想迷雾,助力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理论方针。她组织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系列团课和“知行合一守初心,破浪扬帆展风采”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深情诵读红色家书等多样形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党的百年辉煌历程,加深对党的历史的崇敬与认同。在王老师的引导下,众多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在校园里竞相绽放,如功能型团支部“红心筑梦”发展起来的3名党员,分别斩获国家奖学金(2人)和校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荣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二、守护心灵港湾:于细微处关怀,助力健康成长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成长的基石,王翼凡时刻把学生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细致入微地守护着她们的心理防线。
她认真组织新生心理普查工作,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并以普查结果为依据,耐心地与学生谈心谈话,为她们排忧解难,化解心理困惑。她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预防网络诈骗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举办主题班会、邀请民警做专题培训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在日常管理中,王老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对旷课同学及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同时通过年级大会、主题班会开展诚信教育,以身边的典型案例为鉴,教育学生坚守诚信底线,营造优良学风。
她悉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如助力1个项目挺进“互联网+”校赛决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拓宽道路。此外,她还搭建经验分享平台,邀请优秀学长学姐分享考研、考编、留学等经验,为学生点亮前行的灯塔。
三、繁荣校园文化:搭建多彩舞台,绽放青春风采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广阔舞台,也是培育学生综合素质的肥沃土壤。王翼凡老师积极策划并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充满活力与乐趣。
“包饺子”活动里,师生携手,共同感受传统美食的魅力与欢乐氛围;“心理观影”活动后,同学们在交流分享中洞察心理奥秘;“新生校园行”让初入校园的萌新们迅速熟悉环境、融入集体;“迎新晚会”上,精彩纷呈的节目展现了学生的多才多艺与青春活力。她还广泛组织带领学生参与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团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所带领团队荣获校“十佳团队”,个人获评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老师。
在各类文体竞赛中,如校运会、合唱比赛、辩论赛等,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赛促学、以赛促进,学院在“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学生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她用心组织、耐心指导的见证。
三、提升自我素养:在学习中前行,在科研中精进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王老师深知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自我提升的征程。
她利用个人自学、参加学院教职工集中政治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青年工作的要求,持续提升个人政治领悟力,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荣获江苏省高校“思政大比武”专职团干部赛道省赛二等奖。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教学,她参加高校就业指导师专题培训,努力补齐理论和专业知识短板。同时,她积极投身科研竞赛,围绕学生思政教育立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的实践研究》,1个思政微课荣获“第三届江苏省高校网络教育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微课二等奖,以科研成果反哺教育实践,为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王翼凡老师用爱与责任书写着辅导员的使命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不平凡的业绩。她表示,未来将带着这份荣誉,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倾尽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让教育之光在学生的青春岁月里熠熠生辉,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们的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王翼凡照片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
撰稿:王翼凡
一审:孟静
二审:朱婷
三审:吴鑫、陈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