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破解思政教育难题——2025年辅导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圆满举办

发布者:朱婷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9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动实施“大爱导师”队伍锻造工程,提升我校辅导员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管理水平。7月7日至9日,我校组织开展2025年辅导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副校长鲁学军出席活动并作开班动员,全体辅导员、学工处及团委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鲁学军副校长肯定了全体晓庄学工人为打造“大爱学工”品牌所做的贡献,并以《守正创新,全力推进“大爱学工”品牌建设》为题与大家做了深入交流。他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承转之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之年,更是‘百年晓庄’建设培育的关键之年。鲁学军副校长强调,守“大爱”之正,创“育人”之新全体学工队伍必须具备三种意识:一是用大局意识彰显“大爱学工”的高度。面对育人环境与工作主体的新变化,我们要坚持履行高等教育的“五大职能”,勇敢承担“六个力”使命,正确运用“四力”方法,站在学校发展全局思考问题,以宏观视野做好顶层设计,以细致行动推动落地执行。二是用敬业意识呈现“大爱学工”的温度。敬业意识是做好学生工作的根本保障,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对育人初心的生动诠释与践行。敬业精神就是将“眼中有学生”的责任担当、“肩上有责任”的务实行动和“心中有热爱”的职业情怀三者有机结合。三是用成长意识丰富“大爱学工”的维度。面对学生工作的转变,辅导员们既要低头拉车,踏实做好日常工作,又要抬头看路,关注教育发展趋势;既要经验驱动,总结好做法,又要学习赋能,掌握新工具、新方法共塑更高质量的晓庄学工生态。

专题培训阶段,南京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兼党委学生工作处处长景飞围绕“固本、育人、图新”三个关键词,深入阐述了学生工作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中国大学生在线专栏作者、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辅导员廖名海深入剖析在智能时代背景下,直击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核心痛点,如何借助AI技术实现事务性管理向学风建设价值战略转型。南京市委网信办应急中心王仰之主任深入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格局的深刻变化,并指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江苏金智教育辅导猫客户经理王蒙蒙对“辅导猫”系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和操作演示,助力辅导员们熟悉并掌握信息化工具的使用方法上海政法学院钱静峰教授,提出微专业创新构建了“AI驱动型”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小组讨论环节,学工处组织全体辅导员分五组,围绕 AI技术赋能在思政引领、生涯规划、日常管理等领域的实施路径探讨”“基于专业发展视角:经验型辅导员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的路径探索”“应对重大舆情、突发事件处置方法和路径等话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7月9日上午,全体辅导员素质能力基础知识考试,全体辅导员认真答题,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扎实的专业素养。通过“以考促学、以学促干”的方式,不断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全体辅导员表示,将以“大爱导师”作为职业追求的灯塔个人职业梦想与学生青春梦想相结合,履职尽责与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以十足信心和团结奋斗精神,为“大爱学工”品牌的建设提质增效贡献力量,共同打造“大爱学工”新高度、新成就、新篇章。

鲁学军副校长作开班动员 

会议现场

 

供稿:学工处

撰稿:朱婷

一审:孟静

二审:陈华锋

三审:吴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