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5·25”大学生心理健康,2019年5月20日清晨,迎着初升的太阳,商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在北操场举行升旗仪式。七点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行注目礼。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学生工作处相关人员及3000余名学生一同参加升旗仪式,美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瑶主持仪式。
仪式结束后,首先由美术学院15绘画师范班黄楠同学做了题为“阳光心理 健康人生”的讲话,她从“5·25”是“我爱我”的谐音出发,呼吁大家只有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并希望大家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随后学校心理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其平教授以“青春需要心灵滋养”为题进行了国旗下讲话。他围绕着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让自己的青春得到心灵滋养,变得更加靓丽、更有意义展开讨论,指出青春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追梦之旅。同时他也真诚地希望,所有的同学每时每刻都要觉察青春的变化,体验青春的美好,实践青春的意义;确信所有的同学都能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青春故事的美妙乐章!

任其平教授做国旗下讲话

参加升旗仪式的领导老师们
青春需要心灵滋养
心理健康研究院任其平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5.20,谐音“我爱您”。爱你们什么呢?爱你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爱你们真诚开朗,和睦友善;爱你们奋发有为,健康向上。说实在的,在你们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南京晓庄学院的未来和希望!因为你们有着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发展状况,主要表现为:能自我整合,悦纳自己;能保持好奇,善于学习;能调控有效,情绪安定;能尊重他人,关系融洽;能适应良好,行为有度;能独立自主,和而不同。
但是,毋庸讳言,正值青春芳华的你们,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
1、有些大学生有时对自己估计过高,不善于倾听别人意见,也常常表现出自命不凡,任性执拗;有时对自己又缺乏信心,不能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甚至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2、有些大学生常常把社会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而陷入主观片面的境地;有时又会在复杂事物面前显得手足无措、无能为力。
3、有些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内心需要和外部环境的直接影响而表现为波动性很大,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亢奋和激情状态变得伤感和消沉;也可能从冷漠和厌恶变为热情和追随,甚至变为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
4、有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似乎在下降,尤其在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方面越来越令人担忧,不少大学生表现为校园适应不良、生活依赖感增加、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紧张和耐受挫折能力差等现象。
青春不仅仅是一声声的赞美,它更是拥有使命并为之奋斗不息的追梦之旅。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让自己的青春得到心灵滋养,变得更加靓丽、更有意义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大学生应在青春成长期间或“灵魂发育之际”,逐步向着“人格独立”和“精神成人”的方向迈进,逐渐拥有“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社会担当和家国情怀”的潜质。只有这样,当我们年老的时候,我们会自豪地向晚辈述说我们曾经拥有过无悔的青春!
大学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为此,我们认为,促进心灵滋养的青春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我们要学会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养(如学识、才能、个性、品行等);既要看到自身的长处和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既要体验处于顺境中的快乐,又要体验处于逆境中的烦恼。这样就能真正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同时,我们要深信,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也是在不断成长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因为新的成长会带来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要学会选择某些优良的人格特征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如自信、自尊和自我接纳等。
其次,我们要学会主动和有效学习。大学生的学习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强调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投入学习,而不能靠老师“逼”着去完成学习任务。要善于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要学会自学,还要学会组织和参与一些团队的学习活动,这样就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学习资源,积极主动利用图书馆、实验室和互联网,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会做实验,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还要学会请教老师和同学,以获取更多的智慧火花和学习方法。
再次,我们要学会规划和安排自己的未来。不少大学生毕业时感叹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规划好自己的学业,浪费了不少大好时光。我们要深刻思考大学究竟要学什么、什么时候该学习以及某门学科该如何学习这类问题,要做好学涯规划,包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划。
不少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在了上网、打游戏、逛街和闲聊上,而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过少;在寝室待的时间较多,在图书馆、实验室和自习室的时间较少;平时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少,考试前只好突击看书。我们要养成善于支配时间的良好习惯,做时间的主人,这样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
最后,我们要学会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大学生由于不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变得郁郁寡欢、烦恼苦闷,甚至还有精神压力。提高我们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通过解决问题、榜样示范、人际敏感训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让我们知晓人际交往并不可怕,反而会带来我们许多快乐,也能产生重要的生命意义感和价值感。
同时,要培养个人的美好品行。因为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尤其是情感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决定的因素是个人的品行,比如,真诚、善良、宽容、仁爱等美好品行,它们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交往无技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说的就是这层含义。
我也真诚希望,所有的同学每时每刻都在觉察青春的变化,体验青春的美好,实践青春的意义;我也真正确信,所有的同学都能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青春故事的美妙乐章!
谢谢!
阳光心理健康人生
美术学院 黄楠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美术学院15绘画师范班的黄楠,很荣幸今天能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阳光心理健康人生》。
5.25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很多学校将5月定为自己学校的心理健康活动月,5月25日为心理健康活动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意为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心理健康的第一条标准就是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用尊重、友爱、信任、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给予爱和友谊,与他人同心协力。
人的健康分为两部分,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只关注身体健康,往往忽视了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或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的交往日渐增多,人际关系复杂。越来越多的人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或损坏。有的人程度轻微,有的人程度严重,学生中有,教师里也有。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情绪反复无常,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有的人脾气暴燥,常常无端发火,因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甚至与人争吵,拳脚相加;有的人感到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悲观失望,整天无所事事,迷恋游戏,常常迟到旷课,厌学情绪严重;有的人自卑,心理脆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承受不起挫折或失败;有的人自负,目空一切,惟我独尊,对人苛刻,别人都不如他,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和劝告拒不接受,逆反心理强,与同事、老师、同学、父母对立情绪严重。
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关。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自信,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要正确面对挫折或失败,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次,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对别人的尊重。多尊重别人,多体谅别人,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真诚地对人微笑,传递快乐,享受快乐!
再次,要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养成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时间,使生活有规律。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