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我校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发布时间: 2019-06-12   浏览次数: 1256

2019年610日清晨,我校在方山校区北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暨国旗下讲话。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全体学生、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及学生工作处相关人员参加了升旗仪式,电子工程学院何文秋书记主持了本次活动。

七点整,在全体师生的注目礼下,英姿飒爽的国旗护卫队队员们护送鲜艳的五星红旗进场,行礼完毕,伴随着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在场的每一个人向国旗行注目礼。

电子工程学院16物理师范班陈方同学做主题为《科创之路,吾将上下而求索》国旗下讲话,结合自己如何走上创新路、参加各种创新型比赛的经历,感悟到科技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不受专业的局限,关键在是于我们要勇于付诸实践,打破思想的禁锢,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

随后,信息工程学院赵向军院长以《创新创业,青春献礼》为主题做国旗下讲话。他以讲述信息工程学院赵婷婷、唐华两位优秀创新创业学生的故事为开篇,希望大家能够勤学习、善思考、重实践、求创新。同时也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我们要恪守知行合一、生活教育的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创新中激扬青春,在创业中成就梦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和佼佼者。


创新创业青春献礼

信息工程学院  赵向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仲夏伊始,麦黄梅熟,晓庄院内,一川烟草,满园风絮。栀子花开了,很美很白,在这个季节,有很多情绪,萦绕回脑海。光阴像流水一样飞快:一眨眼,新生褪去了青涩,昨日的青椒变成了今天的辣条;再一眨眼,辣条又该和我们说拜拜了。大学时光弥足珍贵,逝去了就不会再来,我们应该激起什么样的浪花,让他们在心海里盛开?有一些学长,用创新创业故事,让大学生活绽放出了异彩

赵婷婷,软件工程专业19年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赵婷婷认真学习,苦练编程,她创办了晓庄学院ACM社团并担任首任社长,先后参加中国的、国际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均取得不错成绩。在今年4月参加全国万人线上编程大赛中,她又取得29名的好成绩,同时荣获最佳女生选手,接受了浙江卫视《遇见2050》专访。今年5月,赵婷婷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功底,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获得了腾讯公司的青睐,顺利入职腾讯微信事业部。

唐华,同样也是软件工程专业19应届毕业生,在学院双创平台的帮助下,他自主研发汽车环保车用尿素自动加注系统,并创办了睿巴克科技有限公司。大学期间,他先后申报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0余项(授权25项),申请软件著作权5件,发表学术论文5篇,去年,他获得了南京青年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40万元的资助,目前公司年产值达70多万元,受到了省市领导的接见和表扬,展示了晓庄学子的靓丽风采。

他们搏击风浪、展翅飞翔、不负青春好时光!他们值得我们去仰慕去模仿。他们拥有共同的品质:勤学、善思、笃行、求新。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成就了他们的辉煌。勤学就是需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掌握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还要广泛猎摄,提高综合素质。博学强记,博学多才,只有这样,在险象环生的竞技场上才能从容应对、表现不俗。善思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思考中悟其要义,从知识中提高能力。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麻烦了!那么怎么办呢?“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感兴趣的是高于“技”的规律和方法,庄子悟出了诀窍:用有限的生命,掌握有限的规律,从无限的知识中精选一瓢,用于提高道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一来,在处理纷繁复杂的实践事务时,就能做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笃行就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要做行知先生的衣钵传人,发展生活教育理念,观察电子信息社会,剖析电子信息化生活,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增加知识理解的维度,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实现高质量的产出导向。求新就是需要保持天真的好奇心,乐于接触新生事物。求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在生物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持有探索心、保有创新欲,将拥有更强的改造自然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的好基因逐渐开枝散叶、传承发扬,于是乎就有了人类。对我们而言,只需在纷繁杂乱的现实中,不忘初心,保有童心,勇于尝试,敢于创新。

同学们,勤学习、善思考、重实践、求创新是我们制胜的法宝。有意识的在课程学习中融入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利用学校和学院搭建的双创实践平台,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收获成功成才的品质,增强创新创业的定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为成就自我、为实现中国梦、为反击贸易欺凌,贡献晓庄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高科技、硬科技、黑科技层出不穷;我们正处于一个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造梦时代,新技术催生新需求,新需求创造新应用,新应用成就新产业,新产业带来新机遇;我们正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英雄不论出处,旧时高不可攀的创新创业,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个伟大的时代属于全人类,属于全体中国人,更属于在座的晓庄人。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要恪守知行合一、生活教育的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创新中激扬青春,在创业中成就梦想,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和佼佼者。世界是属于青年人的!世界是属于晓庄人的!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智慧和汗水去浇灌美好的未来!

科创之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电子工程学院   陈方琪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是来自电子工程学院16物理师范的陈方琪。我来自美丽的古城苏州从姑苏城下到方山脚下,站在国旗下演讲我感到很荣幸。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科创之路我将上下而求索!

童年起,我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强烈好奇心,我以爱因斯坦、霍金、钱学森等科学泰斗为学习榜样。进入大学以来,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了我,为我走上科技创新的探索之路打下了基础。

记得大一刚入学不久,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创新想法的讲座。参加讲座的每个人都得到一张表格,要求写关于创新的想法及实现的初步设想。于是,我开始关注周围关于科创的相关信息,偶然间看到我院官网发布的机器人培训通知,便毫不犹豫报了名,这是我迈出了科创的第一步。大学期间我参加了第八届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二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获得三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获得三等奖、全国物理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并且,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我陆续申请了11项专利,包括一种自动换挡高精度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新型水位监测报警控制装置三维微重力环境试验装置

我院优秀校友顾春晖女士,目前在阿里巴巴旗下有两家公司,她的成功创新创业路让我受益匪浅。顾春晖女士在我院设立了春晖奖学金,用于表彰创新创业突出的学生。作为该奖项一等奖学金的获得者,我非常感谢学校、院及校友对我们科创比赛的大力支持,这是对我们致力于科创学生的肯定与赞扬!

大二暑假,我申请留校参加电赛培训培训期间,经过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的联系,我们前往南大学习十天。在此期间,我们与南大的师生进行深入交流。我们一起不断调试作品失败、调试,再失败,再调试。这一过程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磨砺了我的钻研精神,让我体会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是多么的快乐!同时我明白了,创新并不是一件深奥事情,创新是可以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创新需要实干。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是师范类专业却致力于参加创新比赛呢?我的回答是:科技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能力,不受专业的局限,关键在是于我们要勇于付诸实践,打破思想的禁锢,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选择将理想的“空中楼阁”变得触手可及

科技时代是我们的舞台,伴随5G的到来,作为一名工科女生,我记得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说过: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在科技创新之路上,我将上下而求索。




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工作处(部) 人武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