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努力奋斗 放飞梦想(陈华)

发表日期: 2018-09-10 | 访问量: 1953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这是我们2018级新同学入校以来的第一次升旗,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两天之前,大家带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带着父母和亲人的殷切希望,来到了晓庄学院。同学们来自于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从最远的青海、西藏,到较近的安徽、浙江和江苏省内各地,我们奔着“晓庄”来了!在此,我代表南京晓庄学院,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感谢你们选择晓庄,信任晓庄!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是在千禧年后出生的,是我们晓庄的第一批00后。在最值青春年华的18岁,迈步跨入晓庄,开启了人生又一个新的阶段。

晓庄是一个品牌,也是一种精神。南京晓庄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27315日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走进学校的西大门,我们可以看到陶行知先生的雕像竖立在广场中央。先生衣襟随风飘摆,风尘仆仆,呈现了先生九十一年前,来到南京北郊的劳山脚下,创办这所实践其教育思想的乡村学校的情景。正是在晓庄的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思想,提出了著名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在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可以说,南京晓庄学院自诞生起就承载着教育兴国的重任。

在陶行知先生的引领下,蔡元培、赵叔愚、陈鹤琴等一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先后执教晓庄,弘道济世;张劲夫、操震球、刘季平和“晓庄十英烈”等一批著名校友在晓庄学习,受诲开蒙。这些新中国的第一批开拓者,为晓庄诗篇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政治原因,当年的晓庄师范办学三年后,被国民党政府查封停办。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亲自批准复办南京晓庄学校,晓庄再一次进入中国师范教育的行列,成为全国一流的师范学校。2000年,原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也并入,基础教育的力量和师资在晓庄不断增强。91年来,南京晓庄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被誉为“中小学教师的摇篮”。

目前,南京晓庄学院拥有方山、莫愁两个校区和一个纪念园区“行知园”,总面积1500多亩,教职工1200多人,全日制本科在籍学生18000多人,设有15个二级学院,50多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多个学科。我们现在所在的方山校区,位于方山脚下,抬头就能看到方山,灰瓦白墙,山水相映,绿树成荫,是我们目前办学的主要场所;位于老城区莫愁湖畔的莫愁校区,主要的功能是社会服务。另外,位于栖霞区燕子矶的行知园是当年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的原址,也是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发祥地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地。这个地方正在扩建,新的陶行知纪念馆与目前的陶行知墓、晓庄雨花英烈纪念碑和陶行知办学遗迹等构成的行知园,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师德教育基地和南京文化教育名片,我们在场的各位晓庄学子将来也会经常去瞻仰这个地方。201710月,晓庄学院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聚焦立德树人,聚力服务南京,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晓庄承载新的使命,新的晓庄开启了新的征程。

南京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我们晓庄学院与其他高校相比,与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更深更紧的联系。因为我们是南京市属本科院校,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本科院校。我们今天在南京,在晓庄学习,希望大家进一步了解这座城市,热爱这座城市。将来,我们中的很多人,参与建设这座美丽的城市。

91年的办学,成千上万的晓庄学子走入城乡,奉献社会,实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夙愿,践行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和“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涌现了许多典型人物。

胡小五,2003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响应共青团中央“西部志愿者服务”的号召,来到了边陲耿马支教服务。扎根云南边疆。15年来,她用情和爱,使贫穷山寨的孩子从不想读书变成渴望读书,走出大山。

王景光,在校期间就打工资助了8名宁夏贫困孩子重返课堂。2012年毕业时,他放弃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到江苏沛县张寨镇张庙村做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致富。他成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获得者。

在行知精神的感召下,千千万万的学子像胡小五、王景光一样,成为连接晓庄文化的追梦人。在学校期间,他们学业优秀,全面发展,服务社会;毕业以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到了国内外著名的高校继续深造,或者到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就业,服务国家,成就自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晓庄人的初心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适合学生成长的大学。这就是我们的晓庄。

来到晓庄,我们如何度过晓庄的四年?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大学生活,就是人生“紧要处”的关口。初入大学的你们,正处于人生的紧要处,面临人生的诸多转变。现在的你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面临新的挑战——塑造人格,在晓庄这座大熔炉里百炼成钢。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希望大家做独立的,进取的,高尚的,富有人文情怀的真人。希望大家做到,担当责任,立志成才,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勤奋学习,练就本领,做本领高强的弄潮儿;投身实践,全面发展,做多才多艺的佳人才子。大学时代是你们形成独立人格,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希望大家在自主探索的同时,能和学有所长的师长平等讨论,分享智慧,点亮自己。

大学是青春绽放的营地,更是梦想起航的港湾。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人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但青春的底色就是奋斗。没有哪一代的青年是容易的。总书记告诉我们,“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些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对于我们许多优秀的学子而言,缺少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再短的路,一步步我们要走实。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不能到达。在对标努力的日子里,如果放松懈怠,世界再大,你怎么也看不到。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弘扬奋发向上的龙马精神,让优秀成为习惯,让卓越成为必然,让奋斗成就自我。我们必须意识到,在我们奋斗的过程当中,不仅仅只是成功和掌声。常常会有不如意,甚至挫折感。对面困难和挫折,让我们选择坚持。坚持理想,坚持奋斗,坚韧不拔,收获成功。因为只有成功属于不懈努力、坚定的人。

在这里,我特别要告诉大家,18岁,我们处于人生重要的转折期。我们要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生活,自我与人相处,自我与社会相处。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加快适应,严格要求,克服困难。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届学生都非常优秀,但每一届学生都有少数掉队者。而掉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开始起步没能走好。希望我们的同学们,把我们起步走好,也希望我们院系的领导们,老师们和班主任、辅导员,更多地帮助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减少掉队者。

今天,我们在运动场上举行这样一个特别的升旗仪式。91年前,在陶行知先生那个时代,我们的国民刚刚摆脱礼教的偏见与束缚,意识到运动、强健身体的重要性。那时的晓庄,最著名的照片,大家可能看到,除了那些教育大师们的合影,就是运动场上学生们矫健的身影——因为这是中国教育真正现代化的开端。接下来,我们即将开始军训。同学们接受大学生活的洗礼,也是从运动场开始。祝同学们在晓庄的学习期间,身体健康,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度过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晓庄是一部永不完稿的诗集”,让我们共同努力,书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15 - 南京晓庄学院学生工作处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 邮编:210000 办公信箱:xsc@njxzc.edu.cn